購買時只知道要花多少保費,但保障呢?
平均一年要花費20,000多元買醫療險,花費並不算少,可是民眾在投保醫療險時,經常搞不清楚自己買了什麼險種?額度要買多少?等到需要申請理賠時,才發生保障根本不夠用的悲劇....
台灣人買醫療險常犯4大錯誤,你中幾個?
買保險不外乎就是希望發生事情時有保障,不希望保費都繳了,卻還暴露在風險中。以下是買醫療險時,大家常犯的4大錯誤:
(1)住院日額保障買太多
很多人在意「住院期間」可獲得多少理賠?結果買了一堆「住院日額醫療險」,只為了住院時可以選擇高額的自費病房。但是重點來了!隨著醫療技術進步,跟十幾年前相比,現在每個人的平均住院天數下降,長期住院的狀況也越來越少,出院後的療養,才是更需要考慮的問題。
(2)實支實付型醫療險保額規劃不足
二代健保制度下,許多健保給付的治療項目,已改為自費治療,在醫療技術越來越先進的情況下,很多新的藥物、治療方式健保不買單,民眾自費的機率與開銷會越來越高。建議購買多家實支實付型醫療險,才能避免遇到高額自費項目時,卻無法負擔的窘境。
(3)買了多實支,卻沒挑到可「副本收據」理賠的保單
買了多家醫療實支實付,不要以為這樣就可以完全放心了。如果你有2張以上的實支實付型醫療險,在要申請理賠時,就會遇到2家保險公司同時跟你要醫療收據的狀況,此時可使用「副本收據」理賠的保單條件,就顯得格外重要!
(4)以為「醫療險」繳20年就可以用一輩子
醫療保障最大的問題,從來不是能用多久,而是「符不符合當時的醫療環境與趨勢」。
終身型的醫療保險,雖然可以擁有一輩子的保障,但難保在十幾二十年後,它所涵蓋的保障範圍仍像當初規劃時一樣。你該考慮的問題是:「如果未來醫療科技有卓越的進步,哪間保險公司有推出保障範圍更廣的商品?我的保單還有機動調整的空間嗎?」。
不知道醫療險怎麼規劃?選選看,就知道!
目前醫療實支實付的張數上限是3+1張,那實支實付的保額究竟要規劃多少呢?選選看,找到最適合你的建議規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