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血管疾病
心血管疾病(CVD)泛指心臟和血管的疾病,常見的包括心肌梗塞、高血壓、動脈硬化、心律不整、冠狀動脈疾病、心臟衰竭等⋯⋯。全球每年約有1,8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,台灣心臟病和腦血管疾病分別為十大死因的第2、4位。
心臟病及中風徵兆
● 心臟病徵兆:胸悶、胸痛、呼吸困難、心悸、冷汗、暈眩等。危險族群包括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肥胖等。
○ 心臟病急救:讓患者採半坐臥姿勢,如果患者已接受治療,協助服用藥物,並密切觀察患者意識、呼吸和脈搏。(資料來源:衛福部-急救和緊急狀況處理)
● 中風徵兆:臉部或肢體突然無力或麻木、頭痛、視力模糊、言語困難等。危險族群包括高血壓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。
○ 中風急救:保持鎮定,鬆開束縛頸部或胸部的衣物,保持呼吸道暢通,維持側臥,儘速就醫。(資料來源:衛福部-急救和緊急狀況處理)
心血管疾病的治療
一、藥物治療
心血管疾病藥物治療依據病情需要,可用於預防、急性治療或慢性疾病控制。常見的治療藥物包括:(僅供參考,請在使用藥物前諮詢醫師)
- 降血脂藥物
- 降血壓藥物
- 抗血小板及抗凝血藥物
- 血栓溶解劑
- 抗心律不整藥物
- 硝酸鹽類藥物
二、手術治療
心血管疾病手術會依據病人狀況評估,包括血管阻塞程度與位置、病人疾病史、年齡及其他風險因素,再決定採用單一或合併手術方式。常見手術包括:(僅供參考,請在接受治療前諮詢醫師)
- 氣球擴張術
- 心導管檢查合併支架手術
- 心律調節器植入術
- 瓣膜修補或置換手術
-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
三、心血管疾病的日常預防
「預防勝於治療」,大家應該從日常生活中關注自身的健康,及早發現並採取預防措施。
心血管疾病的的保險保障
心血管疾病的治療通常需要長期且費用昂貴,相關保險保障能減輕患者經濟壓力,轉嫁風險,讓患者安心接受治療,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法,提高康復機會。
一、實支實付醫療險
實支實付醫療險能夠涵蓋大部分的心血管疾病治療費用,包括住院費、手術費、醫療雜費等,實支實付醫療險能有效轉嫁相關的醫療支出,減輕保戶的經濟負擔。
二、手術險
手術險根據手術種類,按理賠倍數給付保險金,尤其是在高風險、高難度的心血管手術,如冠狀動脈繞道手術、心臟瓣膜置換手術等,費用通常較為昂貴,能夠協助保戶轉嫁高額手術費。
總結來說,當病患為了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,選擇健保不給付的自費藥物或手術時,這些費用通常都較為昂貴。適當的保險可以有效轉嫁經濟風險,是保障健康和減少財務負擔的重要步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