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可能第一次聽說這樣的飲食方式,又或許你聽過之後覺得無法接受所以避而遠之,因為我們從小就被灌輸一天三餐,或是少量多餐這樣的觀念。網路上也把「間歇性斷食」講的很恐怖,好像少吃一餐你就會肌肉萎縮;好像沒有定時吃三餐你就會神經錯亂之類的...
間歇性斷食為何如此受歡迎?
間歇性斷食(intermittent fasting)並非節食,是近幾年來相當受歡迎的一項飲食方式,用於指定「進食」和「禁食」的時間段,透過調整進食的時間,有計畫性的安排每一餐,讓身體有時間修復、促進生長激素分泌。然而許多間歇性斷食的人,忽略了均衡飲食的重要性,英國營養師Linia Patel指出,只要多注意蛋白質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和蔬果...等營養的攝取比例與份量,便能在減掉體重的同時,也不至於犧牲健康,還可減少疾病的風險因素。
間歇性斷食到底是如何作用的?
你需要先理解以下兩個概念:
- 飽足狀態:身體正在消化和吸收食物的階段,基本上是進食開始算起的3~5個小時。這個期間身體因為收到胃傳來的訊息,使胰島素開始分泌,當身體中的胰島素濃度上升時,燃燒脂肪就相對較困難。
- 斷食狀態:基本上是最後一餐的8~12小時後開始進入斷食狀態,這個期間胰島素的濃度降低,燃燒身體的脂肪也相對比較容易,且能夠燃燒永久性脂肪。
身體進入飽足狀態,只會優先使用剛吃下的東西作為能量,多餘的就會轉換成為脂肪儲存起來,而進入斷食狀態時,身體會誤以為食物不夠了,把儲存的脂肪開放作為能量使用,也就是能夠開始消耗多餘脂肪的時候了。
人體必須要在最後一次進食的8~12小時後,才會真正進入斷食狀態,所以一天三餐或四餐的飲食習慣,是不可能讓身體自然的開始燃燒脂肪,所以開始間歇性斷食後,就算不改變你的食量、運動量,還是可以幫助脂肪燃燒。
間歇性斷食的參考模式
提供給你主要的2種間歇性斷食的方式:
- 16/8式:每天斷食16小時,並在剩下的8小時內進食。
- 5/2式:每週選擇不連續的2天裡,只攝取500~650卡熱量,平日正常吃。
一般較為推崇的是168斷食法,也是許多人確實能夠堅持下去的作法,斷食期間可以食用的東西因人而異,建議視健康情況調整,且食材的選擇也要兼顧身體所需營養素。另外,若身體有不同狀況,執行前可以先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。
每個人可依照自己的生活習慣調配飲食節奏,假設習慣晚睡晚起的人,可以於中午12點吃第一餐、下午3~4點吃第二餐、晚上8點完成最後一餐;若為早睡早起的人,則能在早上9點、中午12點、晚上5點分別完成用餐。
間歇性斷食法為你帶來的好處
間歇性斷食能為你的血液、肝臟、腸胃、大腦、心臟、脂肪、肌肉...等帶來許多好處,大致如下:
- 減重
- 降低血壓
- 減少炎症
- 降低膽固醇
- 提升腦功能
- 降低癌症風險
- 促進細胞修復
- 降低心血管問題的風險
- 降低胰島素
- 減緩老化、延長壽命
- 提高肝臟對胰島素的敏感性
- 提高脂肪的降解和生銅合成
也許間歇性斷食聽起來很困難,不過一旦你習慣了,其實是很容易做到的!要將這樣的飲食習慣體現在生活中,最大的挑戰大概是「開始去做」這件事,還有「堅持下去」。
提醒!「間歇性斷食」並非每個人都適用
對一些有特定健康狀況的人來說,間歇性斷食可能並不適合,像是:
- 糖尿病患者
- 胃潰瘍患者
- 無法自行維持健康飲食者(厭食症、貪食症... )
- 正在服用需要規律進食的藥物
- 成長中的孩童、青少年
- 懷孕或哺乳中的女性
最後想告訴大家的是,不要被傳統的觀念給限制住,一看到斷食就覺得是負面的東西,其實間接性斷食的彈性很大,比方說你可以先嘗試溫和的間歇性斷食,假設晚上8點吃完晚餐,讓胃休息滿12小時,一早8點再吃早餐,的確也能幫助減少不必要的熱量,且促進血糖代謝,換句話說就是叫你不要吃宵夜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