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照通常在什麼時候派上用場?
長照的意思就是「長期照護」,簡單來說,是為生活無法自理的人,所提供的長期服務。
失去以下 3 種能力,代表需要長照服務
- 生理或心理失去正常功能(癱瘓、憂鬱症等)
- 是工作能力的失能(無法回到職場)
- 是失去照顧自己生活的能力
失能很可怕?近 6 成失能者為青壯年人口
家是最好的避風港,若有一天身為家中主要經濟來源的你倒下,誰能來照顧這個家? 如同上述案例的劉先生,因為一場意外落得妻離子散的結果,好在哥哥有足夠的能力支撐起照顧他的費用,還能將姪女供讀到大學,算是不幸中的大幸。
台灣正面臨的長照 4 大危機
有過照顧經驗的人都知道,如果沒有很大的耐心與毅力,就算是最親近的家人,也會感到無力。你知道政府推動十年長期照護政策,就是為了改善以下 4 個危機:
- 照顧員人力遠不及失能人口成長速度
- 社區老人照護服務嚴重不足
- 政府預算編列不足、子女家庭工作兩頭燒
- 城鄉差距嚴重、專業長期照顧資源不足
政府的長照保險不好?對一般民眾的長照需求遠遠不足
未來台灣的長照需求將會越來越多,為了避免自己落入長照悲歌,考慮投保商業保險也是一種保障方式,常見的險種有「長照險」與「失能險」2 種。
(小提醒:行政院為落實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「不歧視」原則,未來保單不得出現「殘廢」字眼,須改為「失能」。)
保障功能雷同,理賠認定不一樣
雖然都是為了失能而設計的險種,但在理賠認定標準、規則是不一樣的。
(1)長照險理賠認定,主要針對失智、失能設計,依據「狀態」理賠
斯斯有兩種,長照「狀態」認定也有 2 種
- 「生理功能障礙」 6 項中包括進食、移位、如廁、沐浴、平地移動、更衣,符合 3 項障礙即可理賠。
- 「認知功能障礙」 依照病患能否明確的辨識時間、場所、人物,有 2 項無法清楚辨識,就可獲得理賠。
(2)失能險理賠認定,在於「失能與否」
因此只要是疾病或意外而導致達 1 ~ 11 級的失能,都能獲得理賠,理賠的關鍵在於,失能險所規定的失能 11 級 79 項分類,其實是參考「勞工保險」中失能給付的規定。 好處是勞保中的失能給付有累積足夠理賠案例,因此在保單內容或後續理賠,較無模糊空間。
失能程度與保險金給付表(新版) 失能程度與保險金給付表(舊版)
長照風險自己顧,及早準備沒煩惱
民眾買保險時,會優先考慮醫療險、壽險等基本保障,但失能的情況如同喝開水一樣,無法預料自己何時會嗆到。久而久之,當你老了、病了、開始成為醫院的萬年 VIP 時,想投保失能險或長照險,就會有極大機率碰上保險公司拒保、除外責任或加費的狀況。 買編建議,身體健康時規劃保險,不用擔心看保險公司臉色。
若預算不高,建議先從保費較便宜的失能險開始規劃。若有預算空間再規劃其他險種,才能將缺口一一補足,讓家人無後顧之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