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險業務員真的賺很大嗎?為何我們好像聽過業務員賺很多的說法,同時也聽過業務員不好賺的心聲?筆者跟大家解釋一下,如果看到的是保險公司的增員廣告,那內容一定會說業務員不難賺,甚至什麼「百萬年薪」的詞也會出現,畢竟是在徵人嘛。但如果是問真正從事保險業務員的人,一定也能聽到這行沒那麼好賺的說法。
事實上保險業務員的收入主要看業績,而業績狀況人人都不同,所以沒有一定的答案。可是保險費的計算,以及業務員的收入來源,卻有一定的標準可供參考,瞭解這點,就能知道:業務員到底賺了我們什麼錢?
保險的費用是怎麼決定出來的?
小美提到的保單費絕非多數進到業務員口袋,甚至業務員從中分到的報酬,可能比大家想像中更少。要聊這件事得先弄明白:「保險費」的價格,到底怎麼訂出來?解釋之前,先說個故事。
從前在某個村子裡,有四個感情很好的雜貨商人,他們每隔幾天就會相約一起旅行到外地兜售商品。而從村子出去必經的路上,有個下坡,路面脆弱不易行走,而且還充滿滾石與銳利的野草,一不小心就會失足受傷。這個意外幾乎無法避免,平均一個月就會有一個人受傷,受傷後就必須花400元看醫生,包紮傷口並塗藥。
有次四人中的甲就提議了:「不然我們每個月一起湊出400元,交由其中一人保管,如果誰受了傷,就拿那筆錢去看醫生,當做填補損失用。」另外三人聽了也覺得這建議不錯,於是準備一人掏100元出來分攤。這時甲又說:「仔細想,400元不太夠,如果我來主持這件事的話,多少也要讓我獲得一點點報酬吧?處理這事也勞心費力啊!而且要是以後村子裡還有人想參加,我也可以負責招攬的事,讓這機制更完善。」眾人想想有理,於是決定一人改掏120元,多的那20元,就讓甲做為相關行政花費和該有的報酬。
故事說到這,發現了嗎?100元就是每個人為分攤風險所繳交的成本,而追加的20元就是給保險公司做各種運用,20元裡包含行政花費、人事費,以及保險業務員的分潤。這就是我們繳交的保費和業務員傭金的來源,瞭解後,大家還覺得保險業務員好賺嗎?
保費中的一小部分才是業務員賺的錢!
保險公司的營運並不簡單,如果「純保險費」沒計算好或多留一點空間的話,也可能發生理賠案件比預估得多,最後導致虧損的情形。附加保費的部分,每間公司規則都不同,但分配道理都跟圖片上解說的差不多。至於業務員的傭金,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,如同一份便當被製造出來送到我們手中一樣,我們付出的便當錢,不全是被我們眼前看到的外送員所賺走。中間除了扣掉各種營運成本外,還有各種食材供應商、便當店房東、便當店員工所賺的錢,保險費的組成也是同樣道理。
錢歹賺!保險業務員還必須做這些服務!
明白業務員傭金來源後,再對照業務員必須做的事,可發現還真不輕鬆,事情大約分成三階段。
一.前期(未締結契約前)
- 需求分析
- 找尋適合保戶的商品
- 製作保單建議書
- 盡到各種告知責任
專業又有良心的業務員,一定不會隨意亂賣保單給客戶,因為每個人的經濟能力、家庭背景以及擔憂的問題都不同,就會需要不同的保障。所以初次接觸業務員時,如果他都沒仔細問狀況反而還推銷許多商品,那就必須要注意了。反之,願意不厭其煩地詢問、不急著一次簽好合約,打算做好完整分析再來尋找適合的保單給客戶的人,代表他肯站在保戶的立場來設想。同時,業務員在洽談的過程裡,也必須誠實告知保戶有關商品的任何事,讓保戶真正瞭解保障細節。
二.中期(行政送件)
- 協助要保書填寫
- 文件往返
經過詳細的洽談,保戶終於同意建議書內容後,業務員需協助保戶填寫要保書,接著開始送件。此時最重要的「保單審核」,如果沒那麼順利,也免不了要勞心勞力一番,中途如有車資、通訊等花費,其實多由業務員自行吸收。
三.後期(後續服務)
- 指導保戶出事後各種應注意事項
- 理賠服務
- 有理賠空間和各種資源時,積極爭取
- 契約變更送件
保單成立後,當然是希望大家都不會用到保險。但如果真有事情發生必須理賠時,就是彰顯業務員價值的機會。其中最可貴的地方,便是在保戶出事時,如何令保戶安心並找出各種資源和對保戶有利的舉證來協助保戶,這考驗著業務員對條款的熟悉程度以及各種法規和社會保險的知識。
綜合上述,再加上僧多粥少、競爭激烈等因素,其實保險業務這一行並不輕鬆,因此每年都會有相當高的流動率,做不到一、兩年就轉換跑道是常有的事。而要找個懷有熱忱、經驗豐富、品德值得信任的業務員,也就沒那麼容易。如果你身邊缺乏這樣的優秀人選,同時又有保險規劃上的需求或疑問,也可直接聯繫買保險。把相關問題描述得越詳細,我們才能派出最適合的專業人員來幫助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