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單管理 登入註冊

2019 年綜合所得稅報稅五大重點整理

13765
一年一度的報稅間很快來臨,2019 年財政部調整 5 種主要扣除額,包含標準扣除額、薪資扣除額、配偶扣除額、薪資所得、身心障礙以及幼兒學前扣除額等。報稅不可不知的五大重點整理如下:

一、三大免繳稅族群,看看你今年可否免繳稅

(1)未婚小資族

 

(2)頂客雙薪家庭

 

(3)四口小家庭

 

光今年的薪資扣除額從12.8萬調高到20萬,預計全台 542 萬戶受惠,可以說是全民大放送。

2019 年主要扣除額的整理如下:

 

二、到底要用標準扣除額報稅還是要用列舉方式報稅?

台灣綜合所得稅的課稅級距,是依據「綜合所得淨額」(所得總額 - 免稅額 - 一般扣除額 - 特別扣除額)來決定稅率。而一般扣除額又可讓民眾自行選擇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報稅。

若去年一整年的的捐款、醫療費用支出、人身保險費(個人上限24,000元)等,加總金額不滿9萬元的話,建議採用選標準扣除額報稅!但若列舉的金額比標準扣除額多,就選列舉報稅比較有利。

選用標準扣除額不須證明文件;列舉扣除額申報時須檢附文件,則包括人身保險、醫藥生育、捐贈、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、租房支出等項目都可列舉。

三、保費一人一年有2.4萬的列舉扣除額度(健保保費可以全額扣除,不受2.4萬/人的限制)

根據《保險法》第13條,保險分為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,報稅時僅有人身保險才可列舉扣除,包括人壽保險、健康保險、傷害保險、年金保險。產險如車險、火災保險、責任險,都是財產保險保障範圍,不得列舉扣除。

四、2019綜合所得稅稅率表

(2019)所得稅應納稅額級距與累進差額試算: 公式:應納稅額 = 綜合所得淨額 X 稅率 – 累進差額

今年綜合所得淨額在1031萬以上的民眾有福了,稅率從106年的稅率45%調降成今年40%。綜合所得稅可以列舉扣除的項目有捐贈、人身保險費、醫藥及生育費、災害損失、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、房屋租金支出、依政治獻金法對政黨之捐贈及對政治團體之捐贈、及對擬參選人之捐贈、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候選人之競選經費、依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規定候選人之競選經費,與依私立學校法第62條規定之捐贈等12繳項。以上只要可以採用列舉方式報稅的,扣除項目及金額越多,越能達到節稅目的。

五、善用網路報稅,減少排隊報稅

其實在報稅期間,各稅捐單位都有專門協助民眾報稅的服務駐點人員。為了確認自己的報稅所得,可以利用健保卡之全民健康保險保險憑證(簡稱健保卡+密碼)網路報稅—網路查調所得、扣除額及報稅相當方便。或者利用自然人憑證可以調出個人所得資訊,在報稅期間不妨善加利用。


相關文章

你可能會喜歡

新聞編輯室

疑群聚感染!除中國外...這三個國家盡…

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大,除中國大陸外,日本和新加…

保險話題
新聞編輯室

防失智!靠這兩種香草...增強長輩記憶…

幫助改善記憶力的關鍵,可能就在兩種常見的香草中…

保險話題
買編-陳瑋玲

什麼~『這家』銀行存款利息竟然可以免稅

你知道有一家金融機構,一個人一年有100萬台幣…

保險話題
新聞編輯室

勞工局、勞保局 權責傻傻分不清楚

喧騰一時的長榮擦屁屁案又有新插曲長榮發言人聲稱…

保險話題
買編-陳湘雲

別以為診斷書上寫手術,保險公司就會理賠…

買了醫療險,為什麼動手術不理賠?對民眾來說,認…

醫療險
買編-陳湘雲

儲蓄險什麼時候解約比較划算?6年儲蓄險…

好不容易把保費繳完,又陷入該解約領出來,還是繼…

財務規劃